6月15日,宇王集團巖藻多糖硫酸酯首個量化生產線將開工,這不僅是宇王集團研發(fā)史上的新里程,也為我市海洋生物研發(fā)趟出了新路子。
“今后,威海海帶也能賣出‘黃金價’,藍海經濟后勁十足?!蹦笃饎傁律a線的巖藻多糖粉末,宇王集團董事長苗強自豪地說。
宇王集團生產車間
小小一顆“糖”,如何掀起海洋發(fā)展的巨浪?事情還要從外出取經說起。
宇王集團深耕海洋膠原蛋白肽研發(fā)多年,為提升技術,延伸本土海洋產業(yè)發(fā)展新思路,苗強跟隨市直部門組成的考察團一同南下學習,期間一家從事藻類研發(fā)的企業(yè)深深觸動了他。
“他們從海帶中提取的巖藻多糖1公斤售價幾千元,而威海海帶零售價不過幾塊錢?!苯П兜牟罹?,讓苗強有些慚愧——威海是海帶之鄉(xiāng),年產量占全國近七成,附加值卻處于市場末端。
“開展海洋生物研發(fā),我們有基礎;研發(fā)巖藻多糖硫酸酯,我們有原料,兩者結合,為啥不能依托技術為威海海帶提價?”自此,給海帶提“身價”的決定便在苗強心里扎了根。
宇王集團研發(fā)團隊進行研究
從南方回來,他趁熱打鐵,組建科研團隊展開技術攻堅。巧合的是,此時中國水產研究院黃海研究所正為從海帶中提取巖藻多糖硫酸酯的量化生產項目找尋落腳地。雙方需求一拍即合,巖藻多糖硫酸酯的研發(fā)項目很快提上日程,簽協(xié)議、組隊伍、建廠房。
正當一切準備就緒,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
當前,巖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方法主要為生物醇純化法,成本低、技術成熟,但存在不穩(wěn)定性與安全風險。而黃海研究所提出采用的生物膜技術,穩(wěn)定性、安全性無可挑剔,可投入成本卻是生物醇純化法的數(shù)十倍。
正在進行產品包裝
一邊是技術水平高于產品效益,一邊是產品效益大于投入成本。站在十字路口,要經濟還是要效益?這給苗強帶來不小的壓力。
“當時很多人勸我,蛋白肽的品牌剛剛打響,市場份額逐年增加,此時接觸全新領域費時費力費錢,不值?!辟|疑聲此起彼伏,但苗強心里明白,另辟蹊徑的背后絕不是一次冒險“嘗鮮”,而是助力海洋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既然決心要用科技給威海海帶提價,那一切都要給技術讓路。”苗強堅定地說。
就這樣,生物膜生產線正式“上崗”。好在經過一年試驗磨合,巖藻多糖硫酸酯提取已由初試階段進入量化期,市值實現(xiàn)1公斤4000元,遠高于同類市場的其他產品。
隨著研發(fā)技術越發(fā)成熟,前來對接產品的客商也越來越多。
“今后,我們將嘗試提取更高純度的巖藻多糖硫酸酯,爭取1克就能賣到3000元,打造屬于我們的藍海藥庫?!闭劦轿磥淼陌l(fā)展,苗強對自家的產品信心十足。(Hi威??蛻舳擞浾?李文思/文 劉志鵬/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