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威海市第八屆道德模范

劉俊軍:用美德信用激活農村新風尚

2023-09-14 編輯: 于喆

劉俊軍,男,1971年4月生,中共黨員,山東榮成人,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島劉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2023年被表彰為第八屆威海市道德模范(誠實守信)。

在榮成有這樣一個村,村民們可以免費理發(fā),免費縫補衣服,免費修理家電,70歲以上的老人還可以免費吃飯。村里沒有保潔員,但在村里的路上很難找到垃圾。這里就是省級文明村,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島劉家村。讓一村人過成一家人,東島劉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劉俊軍有自己的“妙招”。

美德信用樹新風

現在在榮成一提到信用管理,大家首先就會想到東島劉家這個美德信用示范村,這也是榮成市第一個實行美德信用管理的村居,中央電視臺曾多次報道過東島劉家村的美德信用事跡,各地的學習觀摩團更是絡繹不絕。

2018年6月,王連街道開展全域化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想要讓東島劉家村作為試點。但劉俊軍犯了愁。原來,早在兩年前,這里就已經試行過信用管理,但是因為缺乏可借鑒的經驗,結果自然不理想——用劉俊軍的話來說:“就是瞎搞!僅有的手段就是誰干活給誰記名。有什么用?記了名之后該怎么辦?后續(xù)獎懲措施一概沒有?!鄙洗问×?,這次又來,老百姓背后難免議論:“2016年就開始實行信用管理了,光有形式沒啥大用處,咋今年又開始了,現在這樣就挺好的了,一天天的凈擺些花架子!”

怎么才能讓信用管理在村里落地生根,打消老百姓心中的疑慮,劉俊軍煞費苦心。沒有參照物,就摸著石頭過河。打那兒以后,劉俊軍就成了街道信用辦的??停瑧牙锎е槐竟P記本,一坐就是半個月。本子記了一半,對于如何在村里開展信用管理,他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結合村莊實際情況,劉俊軍制定了《東島劉家村美德信用管理辦法》,推行征信議事會制度,細化11大類、35條考核細則,量化200多項信息采集事項,明確了小組成員分工職責,規(guī)定戶均村級美德信用分數達到1005分以上才能享受村級相關獎勵待遇,還印制“美德信用+村規(guī)民約+福利”宣傳冊,取消村民福利和免費農機服務,依據美德信用分數變福利為獎勵。

在美德信用等級結果的應用和志愿精神的感召下,村里成立了美廚娘、巧工匠、鼓樂坊等14支志愿服務隊,自2018年至今,參與志愿服務活動1萬多人次,節(jié)省支出40多萬元。

劉俊軍還講述了一件深感自豪的事兒,原先村里有4名保潔員,但是隨著村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就取消了這個崗位,由30位志愿者劃片區(qū)分管衛(wèi)生。可村子不僅沒有變得臟亂差,反而更干凈了,每年還省下了4萬多元的保潔費。

改變得又何止這零星半點?硬化村內道路、拆除違章建筑、修葺溝渠……現如今,村里形成了一種新風氣——但凡是村集體的活兒,人人搶著干。

暖心工程聚民心

村里義務工支出省下來的這筆錢,用在哪里,怎么用,劉俊軍心里有個清單。“當然要回饋給村民!”考慮到村里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劉俊軍決心打造全市首家“暖心食堂”,讓上了年紀的、無人照料的孤寡老人有地兒吃飯。

缺少廚師怎么辦?微信群里喊一喊,當天就有30多名志愿者趕來報名?!罢l都有老的一天,以后我們老了也來這里吃飯?!泵缽N娘志愿服務隊就此成立。沒有米、面、油、菜怎么辦?老百姓推著小推車一車車往食堂里送,當地企業(yè)開著大卡車一車車來捐。也不能光等著別人送呀,村里又辟出了“愛心農場”,種上黃瓜、茭瓜、葫蘆、西瓜……老人吃不完,還能回饋一部分給愛心企業(yè)。

2018年11月,暖心食堂正式開業(yè)。村里75周歲以上的孤寡老人、五保戶、低保戶以及無人照顧的重度殘疾人都可以過來吃上一餐熱飯。遇上腿腳不便、下雨陰天的,志愿者還會把熱飯送上門。要是遇上老人過生日,劉俊軍還要自費為老人買上個蛋糕,讓老人感受到“家人”的溫暖。“暖心食堂”運行五年,不但沒花村集體一分錢,賬上還有盈余。

2020年,劉俊軍又整合村資源打造了暖心大院,建設了愛心農場、利民服務社、凈衣社等暖心工程。愛心農場包括農田20畝、魚塘50畝,農忙季節(jié),全部由志愿者搶收搶種,農產品、鮮魚供應暖心食堂,剩余部分作為村民福利。利民服務社為200多名6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fā),為群眾提供農機修理服務,耗材由村集體提供或志愿者捐贈。凈衣社為村內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洗衣,小件衣物在清洗完畢后將送上門,大件衣服則及時協助進行晾曬。

2022年,劉俊軍主動聯系榮成市殘聯,跑手續(xù)、拉捐款,在暖心大院內建立800多平方米的東島劉家村如康家園,配備了日間照料中心、康復中心、愛心工坊三大服務區(qū),不僅解決了本村殘疾人服務和就業(yè)安置問題,還輻射帶動了20多名周邊村的殘疾人加入?!?/p>

主動謀劃搞經濟

2013年10月,劉俊軍通過多方努力,頂著大部分村民不支持流轉工作的巨大壓力,帶領“兩委”成員分別將南山900畝和北山500畝連山巒帶土地流轉出去,一連兩個多月晚上工作到深夜12點,成功為村里帶來每年近50萬元的收入。

為實現農村發(fā)展、農業(yè)轉型、農民致富的目標,劉俊軍決定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由黨員帶領群眾上項目、闖市場。2020年以來,通過成片流轉土地、積極招商引資的方式,與288戶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流轉土地1700多畝,先后引進赤山集團,投資2000萬元,發(fā)展花田林海觀光基地項目,打造綜合旅游度假區(qū);引進雙利集團,投資3000萬元,打造千畝休閑觀光園,配套育苗大棚、百果園、民宿等設施,形成具備休閑觀光旅游的功能園區(qū),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

2021年打造了志愿服務創(chuàng)業(yè)基地,增設便民面磨坊、地瓜干、金銀花等加工線,2022年增設豆腐加工廠,2023年增設玫瑰花花茶烘干線,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

16年過去了,在劉俊軍的帶領下,東島劉家村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常年在地里干農活的劉俊軍被曬得黑黢黢的,他說,我是黨員,也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是村里長大的孩子,當上這個村支書就是為了給大家辦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