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信息 何必藏著掖著?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制度建設
2017-02-04 15:17:50    來源: 深圳特區(qū)報
能夠公開的卻沒有公開,不應例外的卻成了例外,讓公眾見識了相關部門敢于違抗政務信息公開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任性,也讓人們對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疑慮重重。

????能夠公開的卻沒有公開,不應例外的卻成了例外,讓公眾見識了相關部門敢于違抗政務信息公開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任性,也讓人們對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疑慮重重。

????政務信息公開,本不應藏著掖著,也不應拖著挨著。在10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明確表示:“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等事宜,政務公開就是常態(tài),不公開是例外!”會議還確定了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相關實施細則,而這份細則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規(guī)定了政務輿情的回應時限。其中指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應在幾個小時內發(fā)布權威信息,并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fā)布會。

????但在現(xiàn)實中,政務不公開的“例外”、公開時間滯后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并不鮮見。比如,去年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發(fā)生后,媒體調查發(fā)現(xiàn),天津市交港局在涉嫌違規(guī)批復“瑞海國際”試運營危化品半年、進行部分危險品儲存業(yè)務的文件最后,注明“此文件不公開”,讓港口管理專家大惑不解。又如今年4月曝出的冒牌乳粉案。案件主要事實早在2015年9月就由上海市相關部門調查掌握,直到2016年4月才通過媒體披露。公眾因為擔心冒牌乳粉乘機得以擴散,而對相關方面信息公開的遲緩嘖有煩言。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其中許多確實也沒有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商業(yè)秘密等不宜公開的因素。能夠公開的卻沒有公開,不應例外的卻成了例外,讓公眾見識了相關部門敢于違抗政務信息公開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任性,也讓人們對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疑慮重重。一些地方部門的公信力、權威性,因此逐漸流失,掉進“塔西佗陷阱”的風險越來越大。如果這些地方真的出現(xiàn)“辟謠被當成謠言”“說什么人們都不信”的“塔西佗陷阱”,板子也只能打到權力部門身上,因為權力失控與社會失控的先后順序、因果關系是一目了然的。

????政務信息該公開卻不公開,原因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心里有鬼”,見不得光;另一種是輕視規(guī)矩,無心公開?!靶睦镉泄怼钡囊环N,常常牽扯到有人涉嫌違規(guī)甚至違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態(tài)度問題或方法問題,而是權力失范問題。對待這一種情況,需要紀檢監(jiān)察部門和司法機關介入。而有些部門輕視政務公開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等規(guī)矩的情況,卻涉及更為復雜的因素。比如,有的部門習慣于按老規(guī)矩辦事,卻不習慣于在“聚光燈”下工作,對政務公開的規(guī)定不適應;有的對公開的危害估計過大,對公眾要求公開的意愿的強烈程度卻估計不足;有的對政務公開助推打造透明政府的價值認識不到位,把政務信息公開當成“自選動作”而非“規(guī)定動作”。凡此種種,亟待糾正。

????目前,我國關于政務公開的法規(guī)、規(guī)定構成的制度體系越發(fā)健全,關鍵是要把制度落到實處,推動相關部門將政務公開作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不公開政務信息涉及違規(guī)甚至違法的問題,就應當強化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建設,讓政務公開真正成為不得陽奉陰違的法定義務。

????——摘自:深圳特區(qū)報(2016年11月2日)

來源: 深圳特區(qū)報
編輯: 立勇
相關熱詞搜索:
搜索推薦
圖片新聞
  • 權威發(fā)布丨食品標簽進入“掃碼時代”,威海市多措并舉開展預包裝食品數(shù)字標簽推廣應用工作
  • 華能石島灣核電擴建一期工程2號機組開工建設
  • 入選飛豬旅游熱門城市!新場景新業(yè)態(tài)讓威海文旅市場“熱辣滾燙”
  • 威海入選年輕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聞
文娛
國內國際